桃園電影節今年「焦點影人」單元之一,選擇放映已故喜劇巨星豬哥亮四部代表作品「大尾鱸鰻」、「大囍臨門」、「大稻埕」、「雞排英雄」,今天現場更請到四部影片的重要幕後推手:「大尾鱸鰻」系列監製朱延平、導演邱瓈寬,「雞排英雄」導演葉天倫、「大囍臨門」導演黃朝亮,同台舉行座談。四人也意外串起豬哥亮「出國深造」後復出的完整過程。
「雞排英雄」是豬哥亮復出後的第一部作品,導演葉天倫說,當時他並沒有考慮豬哥亮到底是「票房毒藥還是靈藥」,只是覺得豬哥亮很適合片中議員的角色,邀約演出後發現豬大哥對演戲充滿熱情,彼此一拍即合。之後豬哥亮又接拍「大囍臨門」,導演黃朝亮說,當時已經傳出豬哥亮罹患大腸癌的消息,很害怕豬哥亮決定不演了,沒想到定裝當天媒體蜂擁而至,豬哥亮親上火線面對鏡頭說「堅持演到底!」
到了「大尾鱸鰻」時,監製朱延平與導演邱瓈寬說,當時已知豬哥亮大腸癌擴散,邱瓈寬要求他先去開刀,「你不去開刀,我就不拍!」但是豬哥亮生氣翻臉,表示不願意餘生都帶著尿袋度日,「不拍就不拍!」朱延平說,豬哥亮這話一說,整個會議室都沈默了,「既然這樣,那就拍吧」。
「台灣有誰不認識豬哥亮?」朱延平說,豬哥亮就是台灣人的共同回憶,共同回憶就是文化,「台灣電影一旦少了豬哥亮,就不完整」。朱延平說,很開心桃園電影節在豬哥亮過世多年以後,能夠給豬哥亮這樣的肯定,「如果他還在世,一定也很開心!」
大愛新劇「血。拾人生」今天也在桃園電影節世界首映前兩集,本劇由真人真事改編,描寫血癌病友在艱辛抗癌路上互相扶持的感人故事。監製唐在揚率領導演黃常祚,以及主要演員,親自到桃園電影節感謝觀眾。唐在揚說,「血。拾人生」以溫暖而幽默的方式,呈現血癌患者的奮鬥重生歷程,是非常有溫度的故事,劇組的年輕工作人員也都被劇情感動,幾乎都主動參與了骨髓捐贈建檔;拍攝過程中也遇上花蓮地震頻傳,但大家還是堅持繼續工作,同樣是想要為花蓮帶進希望,吸引大眾回到花蓮旅遊消費。
「血。拾人生」男主角宋偉恩說,拍攝過程中,他感受到一種很強的使命感,尤其準備拍攝剃髮重頭戲時,更是親身感受到劇中本尊朱頤的心情,「那種濃濃的情緒都瀰漫在我的房間裡」,甚至在殺青之後半個月,他還被問「你是不是剛剛拍完很沉重的角色?」扮演男主角父親朱爸的庹宗華也說,拍攝期間朱爸本尊也到現場探班,主動問能不能與他拍照,庹宗華欣然同意,朱爸隨即拿出了朱頤的照片,放在兩人中間,「那一刻,我真的非常感動!」
女主角魏蔓、黃薇渟則是異口同聲表示,在與劇中角色本尊原型進行田調時,從對方身上得到了超乎想像的正能量。黃薇渟說,她所扮演的劇中人,在現實人生中曾經兩度復發血癌,卻始終保持樂觀積極,甚至還到處出國旅行。而魏蔓則驚訝於她所扮演的角色,在化療過程中的堅強,特別是劇中主角與捐贈者見面時的感性致詞,更讓她對人生有了不一樣的看法:「生命的每一刻都不平凡,一般人與家人相聚稀鬆平常,但對病友而言,卻是分秒必爭!」